各县(市、区)科协、党委宣传部、网信办、教体局、科技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环境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卫生健康委、应急管理局、国资委、林业局、市场监管局、总工会、团委、妇联、工商联、作协,各市级学会(协会、研究会),各院校科协、三甲医院科协、企业科协、园区科协: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2024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实施“五新战略”目标,锚定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目标,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展现科技魅力,激发创新自信,培育创新文化,筑牢科技创新的群众基础,为书写加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瓷都,高水平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景德镇图景贡献力量。
一、主题和时间
活动主题: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协力建设科技强国
活动时间:重点活动集中在2024年9月15日—25日开展。自通知发布之日起,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组织开展相关工作。8月21日起,各活动举办单位可通过全国科普日平台(www.kepuri.cn)发布重点活动信息。
二、活动内容
(一)宣传阐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深入宣传阐释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创新、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论述,广泛宣传我国科技、科普工作成就,营造爱党爱国、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引领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技强国建设。
(二)开展高阶前沿科普,激发创新动能。聚焦基础前沿研究、战略高技术、新兴和未来产业科技等新质生产力发展布局,聚焦航空航天、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持续开展科普活动,推动科研基础设施、创新基地有组织、常态化开放,服务高质量发展。
(三)践行科普为民,共创美好生活。围绕民生科技、卫生健康、食品安全、农业生产、民生水利、低碳生活、防灾避险、安全生产、科学文化等公众关注热点,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服务,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
(四)开展科学教育,激发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推动科普资源助推“双减”,开展场景式、体验式、沉浸式科学实践活动,增强青少年科学兴趣和科学素养,助力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三、主要活动
(一)重点示范活动。以参与中国科协“千馆展览探未来”“万场报告话前沿”“千万IP创科普”为布局,聚焦现代科技和未来发展,强化活动总体策划,打造重点示范活动。积累一批高阶科普报告、展览、视频等科普资源,发现一批热心、专业做高阶科普的科技工作者、科普创作者,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高阶科普品牌,推动科普向高质量发展、向服务科技强国建设聚力。
1.千馆展览探未来。以景德镇市科技馆为牵头单位,结合景德镇市“千馆之城”建设,动员全市现代科技馆体系内的场馆,开展主题科普活动,打造专题展览,传播前沿科普短视频;充分利用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农村中学科技馆等资源,发动“科普轻骑兵”深入偏远山区、贫困地区,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各县(市、区)、园区要积极推动辖区内博物馆、科普基地、主题科普场馆、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等场馆利用自有科普资源,配套开展主题科普活动,做到科普场馆行动全覆盖。依托省科协发布的科普地图2.0版,打造特色科普路线,利用VR技术手段,构建网络科普服务圈,让公众身临其境、感知前沿科技应用场景。
2.万场报告话前沿。市科协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不少于5场次科学家精神宣讲报告会。发动市级学会、院校科协、三甲医院科协,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1269”行动计划,积极动员科技工作者开展高阶科普报告会活动,搭建小规模、高频度、互动性、多学科的科普交流平台,解读科技前沿,促进交流碰撞,激发科技创新自信、活力。
3.千万IP创科普。组织动员围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科普中国、学习强国、微博、抖音、快手、知乎等平台开设#千万IP创科普#活动话题,发起优秀网络科普作品创作、征集和展示等活动。发动新媒体账号积极参与主话题,组织动员科技工作者、大学生、科普工作者等协同参与科普创作和传播,同时在社交媒体发布自身科普内容和相关活动时添加#千万IP创科普#话题标签,共同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
(二)多形式的科普活动。各科普主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整合资源、开放场地、创新形式,服务基层、普惠群众,广泛开展社会需要、群众喜欢、影响力大、服务面广的科普活动。
1.学会科普行动。各市级学会(协会、研究会)积极打造活动品牌,面向大学生和青年科技工作者,开展高频次、互动性强的前沿科普,为科技工作者做科普提供服务,推动优质科普资源下沉。
2.科普阵地行动。充分发挥科技馆、流动科普设施、农村中学科技馆、科普教育基地、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等阵地作用,联动科研院所等,开展研学实践、科普报告等活动,提供高质量的校外科学教育服务。
3.高校科普活动。各高校依托高校科协组织和学校科技社团,组织校内实验室等科研资源平台联动开放,开展跨学科科技交流沙龙,组织师生围绕前沿科技做科普,激发青年师生自信和志向,助力高水平科技人才培养。
4.企业科普活动。发动各类企业,特别是成立企业科协的企业,围绕新质生产力布局,立足企业资源和人才优势,组织展馆开放,开发新产品、新成果的AR/VR科普产品,面向在校学生开展专家报告,围绕企业具体问题组织创新创业大赛、企业创新成果展等活动,发现和激励创新后备人才。
5.园区科普活动。各园区科协组织园区企业有序开放企业展示场馆,运用园区科普资源服务周边社区、学校等,传播科学精神、创新进取精神,讲好企业家创业创新创造故事,普及创新成果。
6.农技协科普行动。充分发动农技协组织、科技小院等,围绕乡村振兴重点任务,面向农民传播科学知识,普及先进技术,倡导科学文明,助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
7.青少年科学教育专项行动。整合开发适合不同年龄学生需求的科学教育资源,组织科技工作者走进校园开展“科学家(精神)进校园行动”“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推动校外科普资源与校园课程建设双向融合,举办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科技教育乡村行、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实践、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等活动,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活动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厚植青少年家国情怀。
8.巾帼科普活动。实施“科普进万家行动”,各级妇联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实践,推出系列巾帼科普公开课。发挥各级女科技工作者协会作用开展科普巡讲,动员巾帼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助力提升广大妇女儿童科学素质。
9.科技志愿服务基层行动。组织动员科技志愿者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进园区,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层次丰富、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科技科普惠民活动,传递科学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各地各部门广泛动员学会、学校、企业、科研院所、科技小院、社区、科技志愿队伍等科普主体,用好线上线下方式,推动科普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为基层公众提供优质多元、喜闻乐见的科普体验。
(三)全国科普日系列主场活动。省科协牵头,联合主办单位,围绕活动主题,通过多方主体联合、线上线下融合、优质资源整合的方式,将科普融入公众生活,打造内容丰富、趣味性强、富有江西特色的主场科普活动。景德镇市科协将同步开展我市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各单位可结合实际、突出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或行业领域主场活动,示范带动本地区本系统重视科普、参与科普。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动员。全国科普日是检验全域科普实效的方法和手段,各单位要以组织化、网络化、社会化方式推进工作,调动社会各方积极性,增强活动引领力、服务力、影响力。
(二)突出活动实效。要聚焦目标人群特点和需求,创新服务场景,丰富内容形式,打造“小而精”“小而美”“小而实”的服务产品,提供精准多元、喜闻乐见的科普服务。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力戒形式主义,注重为基层减负,加强意识形态把关,高效节约、安全有序举办活动。
(三)做好宣传总结。要突出活动品牌,做好线上线下宣传,规范使用全国科普日和科普中国标识,营造活动浓厚氛围。8月21日起,各活动举办单位可通过全国科普日平台(www.kepuri.cn)发布重点活动信息。9月27日前,向市科协报送本地区、本领域活动总结。
联系方式:
景德镇市科协普及部
联 系 人:涂宏辰
联系电话:15179879545
电子邮箱:1064665869@qq.com
全国科普日平台技术运营咨询
联 系 人:蒙昌乐
联系电话:010-63589698,010-63589586
景德镇市科学技术协会
中共景德镇市委宣传部
中共景德镇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景德镇市教育体育局
景德镇市科学技术局
景德镇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景德镇市生态环境局
景德镇市水利局
景德镇市农业农村局
景德镇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景德镇市应急管理局
景德镇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景德镇市林业局
景德镇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景德镇市总工会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景德镇市委员会
景德镇市妇女联合会
景德镇市工商业联合会
景德镇市作家协会
2024年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