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朝梁,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副所长、型号总设计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应时代之需,造国之重器,成功主持AC313大型直升机研制,首次突破高原、高温、高寒、海洋等全疆域使用技术关键,成为全球唯一取得4500米高原地区A类适航证的大型民用直升机,结束了我国高原地区长期无国产直升机可用的历史,实现了国产直升机高原运行能力及相关技术在全球从“跟跑”到“领跑”的飞跃。
徐朝梁同志是我国大型直升机行业发展的领军人物,三十多年来,先后参与了直-8、直-9、直-11、AC352、AC313等直升机型号研制,致力于大型、重型直升机平台发展和民用直升机技术进步,先后担任直-8直升机总设计师、AC313直升机总设计师和民用直升机技术发展领头人。先后荣获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讲理想、比贡献”活动科技标兵、国庆60周年阅兵保障服务先进个人、江西省劳动模范、航空工业集团“航空报国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荣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是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首席技术专家,为直升机产业军民融合发展、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国家国防军事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始终牢记航空报国初心,为军队作战打赢建设提供装备
将科研方向对准战场,让科研成果服务打赢,就是这样的徐朝梁,虽然身处战场前线的大后方,却始终是个科研一线的冲锋者。他以习近平强军思想为指引,紧跟新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需求,坚决履行强军首责,坚定航空报国初心。统筹推进新型号研制与现役装备能力提升,为打赢准备,一步一个台阶,一步一个脚印,稳步推进型号重大目标的实现,为强军提供有力支撑。
知难而进,赤子心。2002年,学成归国不久的徐朝梁担任了直-8型机总设计师。上任伊始,直-8型机正处于无改型任务、无研制经费和无用户订货的极度困难状态。创新和胆识给予他知难而进的力量,针对用户需求,提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平台技术提升规划和型号发展路线,提升核心竞争力,立足当下,决胜未来。在他的带领下,直-8平台的能力和技术水平得到全面提升,重新焕发出无限生机。
2001年,徐朝梁同志成功主持了直-8某型机研制,满足了国家急需,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获得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荣立国防武器装备研制一等功。2009年10月1日,国庆60周年盛典,该型机编队飞越天安门广场,接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困难中重获生机的直-8系列已发展成为国产直升机大家族,形成 “一机多型、系列发展”的良好产品格局,研制生产两旺,取得重大的军事、社会和经济效益。
全面践行航空强国使命,为国家应急救援建设做好支撑
“安全、舒适、经济、环保”是民用直升机的研发理念,作为民用直升机技术发展的领头人,徐朝梁全力推进培养一批具有民机理念、适航思维、国际视野的专业化民机队伍,组织攻克众多民用直升机研制技术关键,推出以AC310、AC311、AC352、AC313为核心的民用直升机平台,涵盖1-13吨级产品,AC系列民族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举世震惊,危难之中,直升机建立了空中生命线,但发挥作用的主要是国外直升机,国产直升机高原救援能力严重不足。笃行航空强国使命,徐朝梁同志临危受命,呕心沥血,十年铸剑,成功研制了13吨级AC313直升机。AC313是全球唯一取得4500米高原地区A类适航证的大型民用直升机,也是亚洲最大吨位的直升机,可覆盖我国高原、高温、高寒、海洋等全疆域使用,广泛用于应急救援、消防灭火、医疗救护、人员/货物运输、吊装吊运、海洋运行等领域,成为我国应急救援的关键装备。AC313的成功研制,结束了我国高原地区长期无国产直升机可用的历史,实现了国产直升机高原综合运行能力及相关技术在全球从“跟跑”到“领跑”的飞跃。
能力的提升,来源于技术创新的追求。面对众多挑战,集智攻关,AC313在总体气动设计和系统集成方面进行了重大创新。创新大实度高性能低噪声旋翼和短翼机身融合总体气动布局技术,在大幅提升高原性能的同时,解决了高原起降大直径旋翼和舰载起降紧凑尺寸矛盾需求的重大技术难题,满足了多用户多场景多构型使用需求,为产业化推广打好下了坚实基础。突破多发复杂构型旋翼/大功率传动/动力高效协同匹配技术,解决了多维数据融合的旋翼高精度恒转速特性难题,为机组驾驶负荷减轻提供了实实在在的解决方案。创新小角度斜置进气装置,减小了前飞鸟撞载荷,提高了前飞水滴粒子惯性分离效率,解决了进气系统抗鸟撞、防结冰、过滤异物等综合技术难题,直升机安全性和环境适应性得到全面提升。
高度的突破,源自于敢为人先的自信和勇气。作为总设计师,徐朝梁同志总是深入一线,对技术细节的了解让人惊叹,对风险的研判让人信服。正是源于这样的自信和勇气,在他的带领下,AC313直升机实现了多个首次:首次于高海拔高原机场全面开展运输类直升机适航取证试验试飞;首次构建了适合高原地区的发动机功率安装损失精细化试飞验证和评估方法;首次建立了一整套高海拔无障碍机场和小面积机场A类起飞着陆性能高风险试飞方法;首次由青海格尔木1160公里直飞西藏拉萨;首次于海拔5200米珠峰登山大本营实施应急救援飞行演练;首次飞越8000米高空…。
首次,意味着困难和风险!面对可能的失败,徐朝梁说,困难和风险不能总留给下一代,要用我们的脊梁,尽可能托起他们更高的登攀!
AC313创造众多飞行记录,在中国乃至世界直升机发展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页。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栏目,以“使命的呼唤”、“起点在海拔八千米”、“燃烧在零下四十度”连续三集,系统介绍了AC313取得的重大突破。原总参陆航部型号办总工程师、著名直升机专家、技术将军温清澄感慨:AC313上高原真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救了直-8大型直升机这个平台,改写了国产直升机高原使用的历史。
矢志坚定航空事业担当,为民族产业体系建设夯实基础
创新源自探求的动力,传承更需要担当精神。型号发展每跨越一级台阶,都会留下历史的脚印,显性或隐性。不管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无论是技术上还是管理方面,对于后来者都是宝贵的财富。本着对航空事业未来的期许,作为民机技术牵头人和管理者,徐朝梁在完成型号工作任务的同时,十分重视经验和教训的显性化积累,强力推进研发体系建设,提高研究所核心竞争力。通过多型号民用直升机研制,系统建立了民机设计保证体系、适航符合性验证技术体系、材料和标准体系、产品配套体系、生产制造体系和运行支持体系,为我国民用直升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徐朝梁同志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做到廉洁自律、遵纪守法,起到良好的表率带动作用。
作为型号总设计师,徐朝梁对技术有着很强的顶层判断力和决策力。他深知细节将决定成败,从不满足于听取汇报,而是深入一线,了解情况,熟悉过程。扎实的技术功底,丰富的工程经验,综合全面的分析能力,常常让他能在看似无序繁杂的数据中,发现有序和规律,提出出人意料的见解,做出正确的决策。他以踏实的工作作风、严谨的工作态度履行型号总设计师职责,带领团队不断攻克了一个个难关,实现了型号一个又一个创新和突破。
作为我国大型直升机行业发展的领军人物,徐朝梁不负责任担当,践行着对民族直升机事业不懈追求:从AC313至未来AC313A升级,从大型直升机到重型直升机突破,专注于全面振兴新时代直升机产业,致力于实现新时代强国目标,助力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
“飞的更高”早已经从当初的一个微信签名,化为了型号技术中的万语千言,成为了他对祖国直升机事业的永恒追求和承诺。